学新知

感受知识的力量

王安石年轻时写的一首狂诗,经典杰作流传千古

  在历史长河中,王安石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为您讲解。

  说起王安石,我们往往会想到他的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他却无愧于改革家的称号,也以巨大的勇气,激励后人开拓进取。其实,王安石以21岁考上进士,自然是人中龙凤,文学才能非比寻常,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自成一派,世称“王荆公体”,当时人就评价“如邓艾缒兵入蜀,要以险绝为功”。这一首《登飞来峰》就是如此杰作: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中国很多地方都有飞来峰、飞来山这个名字,但就王安石个人经历和活动范围而言,一般认为是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或者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的飞来峰。后者更为著名,得名甚至与大名鼎鼎的济公有关。然而,济公比王安石晚生一百多年,是南宋高僧,所以小珏认为此处的飞来峰应该是指前者。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后回家乡临川,途径绍兴登山,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在第一句中,作者就极尽夸张地形容宝塔之高。“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千寻塔就是高八千尺的塔。这比“危楼高百尺”还要高得多,当然是夸张之词。但就是以此为基础,让作者发出了无限感慨。

  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看起来漫不经心,娓娓而谈,好像是为了给后面惊人之语稍作缓息,其实却是在继续烘托。它以鸡鸣而见旭日高升,展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辉煌景象。这样美好的景物,自然反映了诗人的朝气蓬勃、志存高远。

image.png

  第三句的前两个字“不畏”,诗人就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态度。在古代,“浮云”并不是什么好词,除去“视名利为浮云”中表达无足轻重的意思外,西汉时期陆贾在《新语·慎微篇》也说得很清楚: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也就是说,在古代,浮云常常用来比作奸臣,而王安石在此明确表达自己并不畏惧奸臣。

  第四句“自缘身在最高层”就是王安石自信的来源,也是王安石狂傲的资本。按理来说,这是原因,应该放在第三句,但为了强调,作者用倒装的方式放在最后,作为“诗眼”。

image.png

  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站在最高处,所以能够对浮云毫不在意,所以可以远眺万里江山。很多人解释,这是王安石对于改革的信心,也对自己地位的自信。

  小珏认为不妥,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首诗成诗的时间非常明确,是在宋仁宗时代。当时的王安石不过三十岁,根本没有遇到信任他的宋神宗,更没有施展抱负的舞台,他的官职仅仅是县令而已,又怎么可能想到自己会身居高位,一扫顽固的守旧派呢?

  在这里,王安石流露出了文人特有的张狂,但应该不至于联想到后来的变法。此时的他,年富力强而又对未来充满着憧憬。他力图报效祖国,辅佐君王,匡扶社稷,他所谓的高,并不一定是地位高,而是品德高。

  王安石为人清廉朴素,不迩声色,是北宋德才兼备的人物。在道德层面的高高在上,让他对于未来很有信心。他相信自己的仕途将会一帆风顺,自己也不会落人口实。然而,王安石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后来的变法失败,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人祸。他所看不起的那些浮云,最终还是联手,绞杀了这次划时代的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